www.qydo.cn蓬莱商务精彩放心省心城市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程序测试 >

神十飞船返回舱完美收官

时间:2023-03-30 06:35:14 来源:网络整理 转载:www.qydo.cn蓬莱商务精彩放心省心城市网
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向人们致意。本版****新华社发昨日上午,神十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飞船返

  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向人们致意。本版**** 新华社发

  昨日上午,神十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

  飞船返回舱舱门打开后,航天员聂海胜挥手致意。

  据新华社电 昨日8时07分,圆满完成我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的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顺利出舱,他们身体状况良好。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这是神舟飞船第10次从太空返航;从2003年杨利伟首飞太空到2013年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再度出征,10年间我国共有10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并平安着陆。

  15天太空飞行,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约350小时,绕地球233圈,行程近千万公里。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并进行了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

  15天太空生活,3名航天员共开展了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并进行了天宫一号地板更换、密封圈更换等在轨维修操作,创造了****载人航天飞行新纪录。

  “回家的感觉真的很好。”8年前曾乘坐神舟六号出征太空的聂海胜,两次飞行后成为我国飞得最远、在太空生活时间最长的航天员,“太空是我们的梦,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家。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15年从不言弃,15天太空遨游。为了实现飞天梦,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的张晓光整整等待了15年。他说:“我们是追梦的人,也是圆梦的人。我们航天人秉持一个理念,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航天梦永无止境,我们的奋斗永不止步。”

  “这次飞行任务让我圆了两个儿时的梦想,一个是飞天梦,一个是教师梦,而且是在天地间上的课。”女航天员王亚平说,“愿全国青少年朋友们都有美好的人生梦想,有梦想就能成功。”

  中共****国务院****军委致贺电

  据新华社电 昨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国务院、****军委致电祝贺。中共****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张高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了中共****、国务院、****军委的贺电。

  贺电说,中共****、国务院、****军委向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贺电说,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这是在以习********为总****的党****坚强领导下,航天战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

  神十任务实施堪称完美

  据新华社电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昨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神十任务准备充分,实施顺利,成果丰硕,完美收官。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兆耀介绍,神舟十号任务实施中,从火箭的点火到飞船的入轨,从飞船与天宫对接到航天员进驻天宫,从航天员驻留保障到各项试验的完成,从飞船的绕飞到飞船的返回搜救,天地之间协同密切、操控精准,特别是三名航天员技术娴熟,表现出色,整个过程实施得非常顺利,堪称完美。

  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

  据新华社电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昨日表示,根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计划,下一步我国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计划在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王兆耀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同步进行的载人空间站工程也在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前后完成****载人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发射一系列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向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物资的补给和成员的往返。

  “十二五”期间长五、长七首飞

  将主要在海南发射场执行任务

  据新华社电 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随着空间站的建设和未来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发展,我国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大推力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的首飞。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昨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现役运载火箭的能力和任务适应性已经不能满足任务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航天运输系统的建设,我国开展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

  据介绍,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型谱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家族成员,一个是长征五号,是大型运载火箭,是我国在研的最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将主要用于满足载人空间站等发射需求,具备近地轨道20吨以上的运载能力;一个是长征七号,中型运载火箭,将在载人空间站工程中承担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具备近地轨道约13吨的运载能力。

  袁洁表示,两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进展顺利,研制成功后将主要在海南发射场执行相应航天器的发射任务,目前处在初样研制阶段,整体工作进展顺利,研制计划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首飞。

  航天员选拔

  不管是否已婚已育

  据新华社电 昨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针对航天员的体重、生育、年龄等热点话题,****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一一答疑。

  聂海胜体重72公斤

  神十任务期间,网上炒作聂海胜重67公斤,在太空授课中测出的体重为74公斤。对此,邓一兵表示,67公斤是聂海胜2005年参加神六任务时的体重。聂海胜参加神十任务发射出征的当天进行了体检,体检是空腹净重72公斤。太空授课中,聂海胜用质测仪测量质量的时候,当时穿着的舱内工作服、舱内用鞋等重约1.89公斤。所以太空授课时测量出的聂海胜的重量和实际体重基本相符。

  航天员选拔不管婚育否

  针对记者提问航天飞行是否会对生育有影响,邓一兵表示,目前没有证据和****表明航天飞行对人的生育能力会造成影响,我国航天员的选拔对已婚已育没有硬性规定。我国对航天员的选拔有一套严格、科学和完善的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就可以入选航天员。

  王亚平是真“80”后

  近来,网上出现质疑王亚平年龄的声音。邓一兵表示,网上讨论跟前几年有关媒体报道失实有关。“我国载人航天任务实施以来,至今已经执行五次载人航天发射,每次执行任务,航天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生年月都是发射前一天才正式公布,在此之前所有的相关报道都是道听途说,甚至是子虚乌有。”他指出,我们在公布航天员基本信息的时候,有一套严格的程序,既要认真比对他的公民身份登记信息,也要查他的入伍登记信息,同时要查他的个人档案,还要个人签字。“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无论是王亚平的公民身份登记信息还是入伍登记信息,显示的出生年月都是1980年1月。”

  为何航天员出舱时间较长

  神舟十号返回舱落地后,大概有100分钟航天员才出舱,是为什么呢,

  邓一兵表示,飞船着陆后,工作人员先要进舱帮航天员解开束缚带,把他们放在相对舒服的位置上进行体能恢复,同时做一些基本的医学处置,包括给航天员喝一些功能饮料,以便于他恢复体能。

  出舱时间较长,主要是因为让航天员从太空失重环境回到地面的重力环境,要进行一个重力再适应的过程。航天员在天上生活、驻留的时间越长,他回到地面之后的耐力下降得就越多,恢复的时间相对来说就会更长一些。“这次航天员聂海胜第一个出舱,时间是85分钟,跟当初出舱方案中规定的时间基本是一致的。”

  我国愿为他国培训航天员

  邓一兵表示,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航天员选拔训练体系和配套完善的训练设施设备。未来我国愿意在航天员培养和联合飞行等领域探讨新的合作模式,进一步加强跟国际同行的合作和交流。

  据介绍,我国曾经邀请包括****、******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员到我国交流和访问。特别是近两年,****航天员中心和欧洲航天员中心都已经互派了包括航天员在内的代表团到对方参加和体验航天员的短期训练课程。

  邓一兵说,“对为其他国家培训航天员的问题,我国的态度一直是积极的,也是明确的。”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1